新华社郑昕、刘潇

小寒刚过,因新冠肺炎疫情被按下“停息键”的西安街头有些生僻,但在社区、村落落里,生活依然连续。
位于西安市主城区西北角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的西唐寨村落,只管村落里未曾涌现一例确诊病例,这里的村落干部、保供职员和志愿者们仍绷紧着弦,一边抗疫情,一边保民生,用自己的“动”来呼应居家群众的“静”,根据低风险区域有序复工复产的安排,为将来的“重启”布下“先手棋”。

新华全媒|暂停下的忙碌西安一座城中村里的防疫十二小时  第1张

8:50——鲜露珠

1月7日是“二九”的末了一天,清晨村落道两旁绿植上的霜还未褪去,陈彩侠穿过高高矮矮的塑料大棚,弯腰拉起个中一个篷布,里面的黄心菜、小白菜还沾着露珠。

这7亩多菜田在村落西头,西安本轮疫情暴发后,每天能产出一百多斤的蔬菜销去哪儿,让陈彩侠很焦急。

1月7日,西唐寨村落村落民陈彩侠(右)和爱人在自家菜地收菜。
新华社刘潇摄

“以前我们都拉去市场卖,疫情起来后市场关了,菜也出不去,我们就想找村落干部给办理。
”她说。

“这菜好啊。
”西唐寨村落党支部布告任锁龙道出了他得知这件事后的第一反应,“村落民也愁没菜吃,收购来自给自足。

西唐寨村落有870多名村落民和1700多名租住户。
自从西安市实施小区(村落)、单位封闭式管理,村落里以往八个出入通道只留下一个,运送物资的车辆骤减,全村落人用饭成了难题。

“除了老陈家,咱村落还有几家菜农。
这一段韶光,有须要的村落民在群里发信息,村落上根据需求定期找到菜农,按略低于市场价的水准收菜,帮着一起收菜,再发给村落民和租住户,让大家都吃上新鲜菜补充营养。
”任锁龙说,这既充足了村落里人的“菜篮子”,也为菜农打开了销路。

12:30——暖心话

“不走亲,不探友,待在家里做贡献……”刚过中午,伴着扩音喇叭里喊出的提醒,防疫消杀员又一次身着防护服出动,在街头巷尾喷洒消毒液。

“全村落消杀一遍要一个多小时,一天得好几趟。
”消杀员陈师傅说。
趁着回停车场加水、加药的间歇,他赶紧把防护服头顶处掀开一些,用净水擦擦脸。

1月7日,西唐寨村落志愿者在呼喊防疫提醒。
新华社刘潇摄

“那个角上把稳喷一下。
”增援基层抗疫干部杨商洛边巡逻边说着。
作为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,习气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他,对寂静并不适应。

村落里的流动人口以装修工人和资源回收业者居多。
杨商洛说,他刚来增援时,事情尤其劳碌,做流调、坚持秩序、运送物资,一天下来走两三万步、打上百通电话。

“我们根据防疫大数据一个个打电话,才打消几十个人,又滚动出几百个信息要核实。
在这寒冬尾月,手机一贯发烫。
”他说。

他坦言,虽在附近事情,但自己以前对西唐寨村落并不熟习。
这段韶光电话打到怠倦时,听到一声“感激”或“辛劳了”,都让他很温暖。

“等到新学期,我要把在村落里看到的、听到的抗疫故事都讲给学生。
”他说。

1月7日,西唐寨村落的村落医在给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。
新华社刘潇摄

走进西唐寨村落村落委会,杨商洛正遇上给重点人群进行的核酸筛查,本村落与临近几个村落庄的村落干部、志愿者、部分群众正间隔两米行列步队整洁。
他跟一旁几位村落干部打呼唤,问:“本日做了多少?”

“400多人。
”任锁龙说,“饿了吧,咱去用饭。

“早上那顿还没吃哩。

18:00——烟火气

傍晚原来便是西唐寨村落在一天里最热闹的时段。
在半个月的“停息”之后,丝丝烟火气又浮现在村落里200多米的主街上。

“买东西请排好队,买完东西请往回走”,志愿者坚持着肉铺、菜市、水果摊等的秩序。
馒头店老板掀开摞得一人多高的笼屉,一股饱满的热气蒸腾而上。
一个孩子接过一袋馒头,眼角挂着笑颜转身回家。

馒头店不远处的药房,则要结束一天的业务。
它是疫情发生以来全村落唯一无休的店面。
一人值守在药房的韩春阳,正隔着门帘给村落民问诊。

“这段韶光我每天要接到六七十个线上线下的咨询,放工后还得给临近几个村落庄送药。
我多跑,让居民少跑。
”他说。

1月7日,西唐寨村落一家药店卖力人韩春阳(右)为村落民看诊。
新华社刘潇摄

村落党支部副布告赵冬玲说,根据西安市有序复工复产的安排,西唐寨村落从6日开始,每天上午7点到9点、下午5点到7点重开商店,让老百姓分批出门采购。

夜幕落下,村落庄又规复到疫情下的宁静。
晚上8点多钟,任锁龙走出办公室,抻了抻脖子,把一天的劳碌身心伸睁开来,“经由两年前那次疫情的磨练,我们对降服疫情很有信心。

“那年村落里有300多名志愿者,大家同心渡过难关。
这次我们只上岗了37个人,村落民合营、住客合营、商户合营,每个村落、每个社区都把防疫做好,便是最大的贡献。
”他说。
(参与采写:邹竞一)